close

 

日前(10/29)看到一則新聞,民眾反航空城 官員訝異「受過教育」;在不知道內容的狀況下,我首先有幾個發問:航空城這次又出了什麼問題?從官員的「訝異」,言下之意,是「原來人民這麼厲害」還是「被下過指導棋」?

 

我繼續來看這則新聞:這是新頭殼的記者王立柔的報導,是說,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當天針對桃園航空城計畫開會,有30多位航空城自救會居民參與會議表達意見。

 

桃園航空城是什麼呢?他源自  馬英九總統愛台12項建設(馬總統愛台12建設 史上最大區段徵收),交通部民航局規劃「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園區綱要計畫」,經行政院100年4月核定,計畫內容包括興建第三跑道、第三航廈及擴大自由貿易港區等建設,目的是為了提高客(5,800萬人次)貨(480萬噸)年運量;內政部102年5月同意新計畫「桃園國際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特定區計畫」,以桃園國際機場及機場捷運線各車站為核心擴大開發規模,分二區以區段徵收方式開發。

 

擴大計畫範圍後,達6000多公頃,區段徵收範圍則是3000多公頃,將拆遷1萬2千戶,但是從5月同意新計畫,7月辦理都市計畫公開展覽說明會,到12月24日,就將要在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決定。

 

我就不多著墨在「明明用於公共設施的土地足夠卻又要徵收民地蓋跑道」、「公開說明會『不邀請居民』、『只說不聽』」、「計畫內滅校影響約10間國中小、6554名學生」等問題;這些可以看內文中的新聞連結。這篇的發想只是因為這樣的一段話:

居民們陳情完畢,下午約3點多離開內政部營建署後,在場有官員表示,今天聽到的建議、心聲超乎他的想像,因為他本來以為「只是抗爭」,結果居民呈現的竟然是「受教育過的、理論性的建議,而且很理性」,隨即官員們針對航空城計畫,繼續進行報告與細節討論。

從官員的回應,也許更能理解,是這種將政策受眾想像為教育水平低落和不理性的預設立場?還有文官選拔體系造就的學術優越感("理論性"這個字眼)?才會誕生出種種荒腔走板、悖離社會正義的決策?如果決策者是用這種態度在面對台灣的未來、現在的台灣人民,那我們又要如何相信提高客(5,800萬人次)(480萬噸)年運量,不是浮誇的數字?擴張的住宅區和商業區,不是為了炒地皮?

我最後想問的是,一個徵收3000多公頃土地、拆遷12千戶的6000多公頃桃園航空城,為什麼就可以成為亞太和歐美轉運中心?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tiju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